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寻根峨眉山水间 情系中华文脉长:华裔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多元文化魅力

发布者:帅淼琪 [发表时间]:2025-07-06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
本网讯(文|图 帅淼琪)万年寺前听佛语,大渡河畔练武魂。7月5日,来自意大利、土耳其、新西兰以及中国香港的华裔青少年们,再次踏上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的精彩旅程,于山水人文间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,在艺术与武学的交融中,镌刻下对故土的深情记忆。

(营员们在万年寺前合影)

晨光初露,峨眉山上云雾缭绕,青少年们怀着对东方文化的憧憬走进万年寺。红墙黛瓦间,千年古刹的禅意与钟声,宛如穿越时空的低语,向远方来客诉说着历史的厚重。他们驻足于巍峨的佛像前,聆听着佛教文化与峨眉山的渊源故事,指尖轻轻抚过斑驳的石柱,仿佛能触碰到古人的智慧与信仰,一砖一瓦都在无声中传递着中华文明的深邃与包容。

(营员们参观万年寺)

午后,彝族文化的热情似火点燃了整个空间。在沙文珍老师的带领下,青少年们沉浸于彝族歌舞的独特魅力之中。彝族达体舞欢快奔放,舞步轻盈灵动,他们手拉手围成圆圈,随着鼓点跃动,笑声与喝彩声交织。“达体舞不仅是舞蹈,更是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情谊。”沙老师的讲解,让青少年们在舞步中深刻体会到彝族文化的凝聚力。

(沙老师与营员们跳达体舞)

彝族民歌悠扬婉转,那充满山野气息的旋律,仿佛将大家带到了广袤的彝家山寨。当孩子们跟着阿洛夫基老师学唱《平安酒》时,稚嫩的歌声里饱含着对这片土地文化的好奇与热爱。“不同文化交织在一起,变得五彩缤纷。”世间没有哪一种色彩可以独霸天空,正如没有哪种文明可以自成宇宙,彝族歌舞的独特风情让华裔青少年们深深领略到中华文明、彝族文化的璀璨。

(阿洛夫基老师向营员们展示彝族民歌集)

(阿洛夫基老师为营员们赠书)

此外,阿铁说日老师向营员们展示了彝族独特的乐器,月琴、口弦等彝族乐器惊艳亮相,其独特的音色如潺潺溪流,流淌出彝族人民的生活画卷,让青少年们惊叹不已。

(阿铁说日老师为营员们展示彝族特色乐器)

下午四时许,中华武术的神秘面纱缓缓揭开。在武术老师的带领下,青少年们开始学习峨眉武术中的太极五星捶。一招一式,刚柔并济,孩子们屏气凝神,模仿着老师的动作,从起势到收招,感受着“以柔克刚”“借力打力”的武术哲学。汗水浸湿了衣衫,但他们眼中的专注与认真从未减退。峨眉武术的一招一式,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技艺,更蕴含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、谦逊内敛的精神品格,这让华裔青少年们对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有了全新的认知。

(营员们学习中华武术五星捶)

此次“亲情中华·中国寻根之旅”,让这些在异国他乡成长的华裔青少年,跨越地域与文化的隔阂,在四川的山水人文中,找到了心灵的归属,也让中华文明的种子,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,静待来日绽放出绚烂之花。

(营员们与彝族教师的合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