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地方文献研究中心是2020年成立的乐山师范学院校级研究中心,立足川南,辐射全省,以研究和整理地方文献为宗旨。中心有专兼职研究人员十余名,皆为博士、硕士学历,研究力量强大。
中心的研究方向分为三大类别:第一类是研究人员根据自身学术兴趣而展开的纯学术性研究,第二类是与相关市县地方志办公室合作开展的旧志整理型研究,第三类是与相关市县史志办及县级、镇级政府合作开展的新志编纂研究。后面两个研究方向,都主要以服务具体地方部门、吸收横向科研经费为特色。
到目前为止,中心先后与大邑县、彭州市、蒲江县、乐山市史志办、平兴镇、大佛街道、安谷镇、通江街道、全福街道等展开了合作,编修并出版相关著作近十部,吸纳横向科研经费百万余元。本中心正逐渐成为我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研究机构。

中心主任:王斌
王斌(1983—),四川营山人,中共党员,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。2007-2010年在四川大学攻读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,2010-2013年在四川大学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,2010年4月-9月受邀担任《中华大典·经济典》之《土地制度分典》编辑。2019年9月被聘为聊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。2021年被评为嘉州社科菁英、四川省第十三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。先后加入四川省语言学会、中国苏轼研究会、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,一直从事古籍整理、地方文化、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、省社科项目、省教育厅项目各一项,其他校级课题及横向课题共5项。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,出版古籍整理类著作9种。其中《蜀都碎事校注》,获四川省第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,《(同治)大邑县志校注》,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
中心成员:何晓苇
何晓苇,教授,古代文学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为古代小说、苏轼研究。出版专著1部,合著1部,在核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,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近10项。

中心成员:邓帮云
邓帮云,文学博士,副教授,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教师,绍兴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四川省语言学会会员,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理事,乐山沫若书院会员。主要从事古代汉语、中学文言文教学、汉字文化学教学工作,并主要从事四川方言与地域文化,郭沫若研究、文言文教学等方面研究。主持相关省级课题四项,发表各类核心期刊若干篇。出版专著《元代量词研究》、《中学文言文教学》,参与编写《文化巨子——郭沫若》《<蜀典>校注》。

中心成员:徐立昕
徐立昕,女,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、四川大学古代文学博士、苏轼研究学会会员。主要研究方向:唐宋文学。发表论文十余篇,CSSCI一篇,被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收录一篇;专著两部:《唐代赋得诗研究》(第三作者)、《唐宋派时文研究》(第二作者);主持的已结题项目有:四川省教厅项目“郭沫若书法在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得与失”;在研项目有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“苏轼乡愁与乡村文化振兴”、校级人才启动项目“宋代论诗诗研究”。参与与眉山三苏文化研究院合作的“眉山西湖人文建设”研究项目,并参与撰写专著《东坡西湖研究》。

中心成员:艾茂莉
艾茂莉(1985-),泸州泸县人,中共党员,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。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长期从事古代文学与地方文化研究,主持省级课题《译峨籁校注》,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《巴蜀全书》子课题《蜀故》、《蜀都碎事》点校工作。出版专著《译峨籁校注》,获乐山市第十八次社科奖三等奖。